“老劉,這幾天氣溫低,我來看看小區的暖氣熱不熱?”昨天上午,杏花嶺區壩陵橋街道辦事處主任張愛蘭來到壩陵北街18號院居民劉建榮家“問寒問暖”。2011年底,因燃煤鍋爐被取締,壩陵北街18號院沒了熱源,在“斷暖”中度過了兩個冬天。今年冬天,在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積極幫助下,小區終於納入了集中供熱。斷暖兩年壩陵北街18號院內有1棟居民樓,住著100多戶居民。自20多年前入住後,小區一直是區域供暖,雖然供暖質量時好時壞,卻能保證持續供熱。2011年底,小區供暖鍋爐因環保不達標被取締,居民們開始自己想辦法取暖。兩年來,很多居民家中又生起蜂窩煤爐,寒冬季節,有的人家甚至同時生著兩三個爐子,但家裡的溫度仍比較低,凍得大人孩子都受不了。而且,每到冬季,院子里、樓道內到處堆著蜂窩煤、柴火等,家家戶戶插著黑煙囪,居住環境十分惡劣,很多居民為此紛紛搬離。發現良機長期以來,壩陵橋街道和壩陵北街社區多次與18號院的產權單位聯繫,希望單位能出面和供熱部門協商,促使居民院納入集中供熱,但因周邊沒有合適的管網和熱源,這種願望一直未能實現。今年冬天,我市集中整治大氣污染,18號院附近的省第五建築公司的5只煙囪被拆除,而旁邊的壩陵橋小學也同樣面臨供暖問題。兩家單位一合計,決定向供熱部門申請納入集中供熱。社區主任王愛蘭聞訊,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,因為18號院與上述兩家單位只隔著一條馬路,便多方奔走協調。好事多磨問題看似簡單,可解決起來卻非常麻煩。因為給18號院通供熱管道必須破路,這不僅需要和市政部門協調,費用也比較高,恢復供暖的事情頓時變得複雜起來。王愛蘭主任說,當時已進入冬季,氣溫逐漸降低,因沒有暖氣,院子里的很多老人都凍感冒了。若再錯過這個良機,居民們的供暖問題不知要拖到什麼時候!王主任趕緊向街道作了彙報。經街道辦事處主任張愛蘭多方聯繫,相關部門、樓下商家以及全院居民達成一致意見,願意通力解決恢復供暖的費用問題。費用落實了,街道、社區幹部多次與供熱、市政部門協調,供熱部門最終同意將18號院納入集中供熱,市政部門也同意破路施工。天氣日漸寒冷,為了讓居民早日通上暖氣,工人連夜施工,但因晚上光線不好,供水管道不慎被挖斷,壩陵橋小學操場上全是積水。為了保證學生第二天能正常上課,街道、社區幹部全員加班,連夜處理了“跑水事故”……在大家的努力下,馬路兩旁的供熱管網順利接通。如今,18號院已經通上暖氣,家裡暖和了,很多搬離的居民陸續搬回來過年了。本報記者 袁劍鋒 通訊員 楊懿  (原標題:街區奔走協調18號院恢復供暖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u37iuqtz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